奈良美智「無常人生」- 以藝術改變生命
看奈良美智的「無常人生」,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觀展經驗,彷彿跟奈良一起走過了一段人生旅程。展覽訴說奈良十多年來心路歷程的變化:由對無常生命的控訴到對無盡生命的期昐,當中經歷災難後的無所適從與重新振作、對過去的追尋,繼而對生命作出正面的反思。作為奈良在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首個個人展覽,這是一次非常具個性的演出,其真誠的分享很是令人感動!
看奈良美智的「無常人生」,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觀展經驗,彷彿跟奈良一起走過了一段人生旅程。展覽訴說奈良十多年來心路歷程的變化:由對無常生命的控訴到對無盡生命的期昐,當中經歷災難後的無所適從與重新振作、對過去的追尋,繼而對生命作出正面的反思。作為奈良在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首個個人展覽,這是一次非常具個性的演出,其真誠的分享很是令人感動!
Japonism, Japonism, Japonism… It is the word to describe my existing mental status. If not the tsunami at Tōhoku in Japan, I would have already studied in Japan. The school registration was all ready and suddenly came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If I were not given the […]
After waiting for a month, the new summer exhibition at Palais de Tokyo is officially opened to public today. Being a fan of this “Palais” of contemporary art, I can’t wait but rushing all my way to explore the new stuffs there. What has bombarded me in the […]
Hello! The interview today is very special because the interviewee has the same name as me! Cindy, a student of Art History in Paris-Sorbonne University, and is also the creator of the art and culture website artvue. Cindy in Wonderland (CiW): Can you tell us what is the […]
The recent vandalism of Anish Kapoor’s monumental installation at Versaille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circle of art people in France. Focus has been diverted to the intention of the behaviors and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 The exhibition has barely been open more than a week before […]
今天這個訪問非常之特別,因為我將要訪問一位跟我名字一樣的嘉賓,Cindy !Cindy是一位於巴黎索邦大學修讀美術史的香港學生,同時亦是文化藝術網站artvue的創辦人。 Cindy in Wonderland (CiW): Cindy,你可以告訴我們更多有關artvue這個網站嗎? artvue: artvue是一個網頁,用來分享與藝術及文化有關的經驗,知識,以及意見。我們去博物館,去看文物古蹟,歷史建築物,展覽,然後我們把所見所想寫下來。 CiW: 那麼可以說artvue是一個資訊網頁,讓我們從中得知所有在藝術界的最新消息嗎? artvue: 既是且非。在這裡,我們盡所能分享我們知道的信息,展覽及活動。但是,這並不是我們的首要重點。我們最希望做到的,是從一個藝術史學家或藝術從業員的專業角度,去分享我們的觀點。我們希望讀者看完網頁的文章後,至少能夠帶走一些對美術史的瞭解及對藝術作品的認識,如藝術作品的製作技術、構圖分析、表達手法等。這裡的文章並非純粹為舒發感想或提供資訊。 CiW: 現時有很多評論藝術的專欄及雜誌, artvue怎樣可以將自己和這些文化藝術渠道分別開來?又或者說怎樣可以戰勝市場上的其他對手? artvue: 其實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戰勝其他媒體。正如我一開始所說,artvue的創立,是用來給大家作藝術文化分享。我們的理想,是希望透過我們提供有關藝術的知識及資訊,去喚醒大家對藝術的熱誠。分享意味着交流 – 就是說知識及想法的交流。我希望大家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對藝術的觀點。藉着交流,我們便會學習和進步。artvue不是我們的網站,它是你的網站,你是參與者之一。 CiW: 嘩!我能感受到你對藝術的熱誠!我知道你以前的訓練是在商業及管理方面,你亦曾經在香港一所大企業擔任市場推廣的重要位置。你為什麼會突然改變修讀美術史? artvue: 答案其實很簡單, 就是因為我喜歡藝術。人生有時是要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而不單單是做一些(人家覺得)你必須做的事。 CiW: artvue這個名字好像不是英文。可以解釋一下嗎? artvue: Vue是法文。中文的意譯為看法,目光,意見。 CiW: 那麼說artvue的文章是法文編寫的嗎? artvue: 基本上這裡的文章是以英文和中文為主。它們大部分都會集中在巴黎,香港及紐約的文化藝術項目。或許我會不時以法文來撰寫我的文章,只要大家能夠忍受我非常差的法文便可。(笑) CiW: (笑)為什麼是巴黎,香港及紐約? artvue: 因為我們幾位主筆都是長期居住於這三個城市,因此我們對這三個地方會有更加容易汲取到資訊的先天條件。此外,在巴黎生活了這麼幾年,我看到這裏有很多人對中國文化都很感興趣。我很欣賞他們努力的去學習中文。其實學一個新的語言並不容易,尤其是中文並不是由字母組成。所以當我看見他們的熱誠,我希望可以藉著自己人在這裡,讓他們有更加容易的平台,去汲取到有關中國或香港的文化。亦正正是因為我在這裏的時候,有很多人曾經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去學習這裏的文化,並且接受我不太流利的語言以及一些知識上的不足。所以我希望對他們做同樣的事,以我微小的力量,去協助他們認識多一點中國的文化知識。我是真心喜歡和平而有誠意的交流。 CiW: artvue的徽標及網站設計是由紅、藍、白三種顏色組成,是代表你對法國的喜好嗎? artvue: 我不否認對法國有一種「迷戀」,但是這個設計的背後其實還包含了另一個想法。起初設計的主色是紅色,因為紅色是暖色,較容易給人親切的感覺。但是藍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我爭扎了好一陣子要不要把兩種顏色都拼在一起拼。但我是一個比較喜歡簡約的人,我偏愛一些和諧的色調,甚至乎單色。在我正在掙扎的時候,有一個字突然出現在我腦海裏:包容。 於是我把藍色添加進去。並不是因為它們的合成代表法國,而是我認為這世界如果多一點包容,就會變得更美好。藝術界亦如此。artvue尊重每一個人的喜好,我們的屋簷下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見。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我喜歡藍色,你喜歡紅色,但並不代表我喜歡藍色就不容許你喜歡紅色,又甚至挑釁你。沒有人是完全無愛無惡的,在藝術的世界裏亦然。這裡寫的文章,作者表達了一己之看法及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反映了個人的喜好及品味。比如說我欣賞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而你偏愛當代藝術。但是這並不代表我要把當代藝術置諸死地。我打開心䨾去瞭解當代藝術的歷史,中心思想及作品裡體現的種種技巧,當我能夠去包容這些跟自己偏愛有差異的作品時,我的知識就會有進步,我就會前進。重複的在這論點上説了很多,其實是為著最近Anish Kapoor在凡爾賽宮的當代藝術品被惡意破壞的事件有一點點不快。對一些人來說他的作品是醜陋並有違凡爾賽宮的古典美。 在這裏,artvue的每位撰稿人也會有他們自己的一套看法,但是我們會接受其他人的意見,只要這些意見是理性,有根據並不帶侵犯性的。我們的角度裡沒有高檔藝術和低擋藝術。 CiW: 太好了! 我上了正面思考的一課,亦開始對藝術產生了一點熱誠。我知道artvue是剛剛成立,我可以在一個月之後再來給你做一個訪問,到時你給我們說說事情的進度好嗎? artvue: […]
It is always the “visit by chance” which happened to impress most. The exhibition of JIVKO at l’Orangerie du Jardin du Luxembourg, Paris is like a breeze in this summer which refreshes our senses. Jivko Jeliazkov is a renowned sculptor whose works are found in prestigious collections all […]
In Berlin, the 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is famous and perhaps a must-go for most art and culture lovers. This is because the five museums gathered around the area have all those Egyptian, late Antique and Byzantine art in them (e.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shtar Gate of Babylon). […]